随着即墨古城改造安置区、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配套项目的交付入住和北安街道上疃安置区、陈家河安置区等大型安置区的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惠及近十万余人的民生保障工程又有新进展。系列大型民生工程建设,有效推动了即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提高。
为保障工程品质,确保质量受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吸取古城安置区项目建设的经验,全面推行《中建八局四公司
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配套项目主要包含安置区、职工公寓及市政道路和1条高架桥,安置区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道路49千米,工程总投资额约63亿元,累计回迁5300余户。工程于2016年5月开工,经过两年艰苦奋战,如期履约、按期交付。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设计出“投资补助+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的运作模式,对助推区域转型升级,拉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刺激区域内技术、资源、人才集聚,带动片区办公、商业及居住需求持续增长。此外,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还标志着青岛将步入汽车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区,并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受安置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激发,繁华可待。
2013年11月,即墨古城改造安置区项目开工建设,作为青岛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涉及周边14个村,3万余名居民,是即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改造项目。改造区域内包含老行政办公区、老文化中心区、老工商企业聚集区、老居民居住区,涉及村居多、房屋多、人口多,环境脏乱差,水、电、交通、排污等设施配套不齐全。为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建设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城,安置区项目将棚户区改造与古城建设结合起来,开创了国内棚户区改造的先河。规划后的安置区项目由住宅、写字楼、底商、车库、小学、幼儿园、步行街等配套设施组成,包括56栋单体高层及周边市政道路、园林及配套工程,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住房条件。根据工期总体安排,项目抢抓各工期节点,工程同时施工人数高达7500人,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即墨古城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历经1400多年沧桑巨变,成为即墨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基础设施落后、配套不齐全等问题限制了古城区域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市唯一一个肌理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古城改造迫在眉睫。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安置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诉求,倾听居民意见建议,楼座全部封顶后,项目邀请即墨经济开发区和通济街道片区居民走进项目现场观摩,居民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和住房质量保障都给予了认可。如今,即墨古城安置区居民已全部如期如愿“回家”,即墨古城也已建成向市民开放,成为区域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