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锚定企业创新主体开辟港城科技事业全新境界张家港港城汽运总经理

一是实现创新“浓度”向创新“厚度”转变。系统集成“企业创新积分”“平台能级判定”“专家人才图谱”等评价体系,探索试水“县域创新格次赋分法”,通过对各类创新主体的可视化、精准化、具象化投影,实现政策导向和问诊把脉同向发力,为全领域创新、全社会创新确立导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苏州张家港市是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近日,张家港市科技局局长薛奇表示,作为科技部门,将牢固确立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以创在当下、创无止境的价值取向为牵引,努力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典范。

一方面,抓住最后的窗口期。统筹“管当下”与“长久立”两端发力,既埋头赶路、又抬头看路,在超额完成1000个科招项目的基础上,挖存量、拓增量,为三年完成5000个科招项目夯实基础。与此同时,锚定更多“第一”、放量更多“唯一”,持续提升国家创新型县市的首位度。

构筑市域联动、群链互通的“四有”载体圈层;构建以三类主体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聚焦聚力科技招商“一号工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探索多维度科技招商场景应用,统筹科技招商、产业集聚和人才引育有机融合、分档定级,张家港市科技局将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载体建设“散转聚”“强转优”,拔高科技招商质效并进的可持续增量。推动创新链向更高节点攀升,真正让创新成为张家港现代化建设最核心的竞争力。二是实现量的“扩张”向质的“跃升”转变。

另一方面,找准攻坚的关键点。着眼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节点性梗阻,在高企培育、成果转化、研发投入等方面持续用力,精准把握企业需求端和政策供给端之间的平衡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生态链、延伸价值链,持续充盈“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的蓄水池,全面提升创新转型的辨识度。

“我们将紧扣市委‘创新转型加速年’的工作主题,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拼抢‘最后一公里’,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度。”薛奇说。

(钱贺进)面向未来,按照“企业拉动、平台牵动、高校驱动”的思路,三是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形成从落户到进度、再到产出的“全生命周期”跟踪体系,持续优化“一核三环四片区”的载体架构,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建立健全项目动态论证机制!

文章已创建 96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