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著作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奠定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条件。1926年,蔡元培最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包含着职业教育思想。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1918年5月,蔡元培认为,使无业者有业,他一贯主张以实用主义教育原则来改造中国教育,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以事关人民生计的职业教育为教育之中坚,在学习外国经验时,择善而从。

1913年,黄炎培当选为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任教育部“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此间,他发表《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和《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等论文,批评了当时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陋习,提出教育必须采用实用主义的主张。这反映了黄炎培早期教育思想的一些特点。教育救国、教育强族、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江苏省川沙县人(今属上海浦东)。他出生于贫苦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父母双亡。20岁起即在家乡任塾师。21岁以府考第一名取秀才,三年后中举人,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从蔡元培受业,深受蔡元培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影响。辛亥革命后期赴美考察,回国后极力主张发展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还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他的主要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五六境》、《河车记》、《断肠集》、《抱一日记》、《抗战以来》等,大量论文已收入《黄炎培教育文选》。

摘要:黄炎培深受蔡元培思想的影响,他建构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黄炎培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并创立了中华职教社。黄炎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工农群众实施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914~1917年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也是黄炎培由实用主义者转为职业教育家的时期。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的考察而确立的。他很重视考察,认为这是改造中国教育的首要措施。“吾辈业教育,教育此国民,譬之治病,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①而后,他以上海《申报》记者和游美实业团编辑的身份,先后对安徽、江西、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中寻求改革中国教育的出路。1915年4月,他又随同游美实业团到达美国,先后考察了美国25个城市的52所学校,了解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他说:“观其职业教育之成绩,益觉我国教育极宜改革。”②又说:“职业教育者,在学说上为后起之名词,在社会为切要之问题,在教育实为最新最良之制度。”③1916年9月,在黄炎培主持下,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次年,他又联络蔡元培、张元济、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发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

主张自尊自主,黄炎培发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五育”中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为教育的根本或中心,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实施教育,以职业教育发展民族工业。应为个人谋生之预备,提倡人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使有业者乐业。“五育”教育理论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文章中提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深受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影响?

文章已创建 96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