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服装产业:巨头为何掉队、新秀如何崛起?2022年12月15日

资本侧,一级市场融资情况也和服装行业周期性呈正相关。2015年后,行业融资笔数整体减少。

1.宏观看概况:服装是顺周期行业,当前受GDP等外围因素影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服装行业当前主线仍是「去库存」及「拉需求」,谈论结构性增长拐点为时尚早。但在市场周期更迭间,过去每个波谷都成为红利释放期,助推一波品牌乘势崛起。新一批赛道赢家,今天已轮廓初显。

纺织服装行业属于顺周期行业,消费景气度、外围因素都会影响行业周期波动。当下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服装行业进入低速成长、供大于求的持续去库存阶段,上市公司数量亦整体减少。

2018年至今,则处于供过于求、持续去库存阶段。可以说,在今天的服装行业,去库存渠道是为数不多的结构性机会之一。

2011年之前,行业供不应求,服装公司大量进入市场,产品品类细分,扩充市场容量;

4.指标解增长:基于上述洞察,指数资本梳理出几大增长建议,供服装创业者参考。

服装零售额同比变化,与GDP增长率趋同。2018年以来,GDP降速增长,消费预期边际下降,需求缺乏增长动力;尤其2020年以来,疫情释放利空,国际外围因素复杂,中美贸易摩擦等黑天鹅事件频发,加之极端天气频发带来需求侧波动,服装行业亦进入低增长阶段,年同比增速低于5%。

② 需求侧,性价比成主流消费态度,同时社会加速分化,导致「两头热、中间冷」现象。

再看二级市2012~2017年,③ 未来5年内,以抓住下一个结构性机遇。供需相对平衡、动态调整,进入零售终端低迷、优化渠道结构的调整阶段;将有新一波服装企业逐步冒头,其中或有创新的去库存商业模式,服装行业开始去库存,

②周期性:要穿越周期,多品牌集团是品牌的产业演化终局,另一种有效打法是构建细分产品集群;

从细分赛道来看,2015年后,传统男装女装等构成的大众服饰融资热度降低,而运动服饰、内衣、潮牌及「三坑」(注:汉服、JK制服与Lolita洋装)等细分市场成为一级市场投资主流。资金更倾向于关注细分需求及功能性服饰赛道。

③资本:提前了解二级市场逻辑,以「钟」为始规划资本路径,从容走向IPO。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数据中心的投资银行,指数资本认为,数据能力的价值绝不仅是服务于某笔融资的数据包,而更应是针对客户增长痛点,对症下药的处方。我们希望从组织、运营、财务等多个环节打通分析,全盘扫描公司的运营数据,并放大到行业、产业,从而帮助创业者打破能力边界和认知边界,以更为宏观和立体的视角做出科学决策。

本篇指数洞察,将从数据视角横切、纵览、鸟瞰服装产业发展脉络与变革规律,核心观点如下:

对创业公司而言,全栈融合的数据分析能力稀缺而关键。很多CEO清楚公司运营中的单个模块要点,但点与点之间的勾稽关系,却常常未能打通。

② 在棉花库存消费比拐点,反映供需变化,易出现行业机会,往往能批量涌现新品牌;

① 需求侧,500亿美金服装巨头的中国对标者,还存在很多空白。如功能性服饰赛道的「中国版lululemon」、基础款赛道的「中国版优衣库」、高端赛道的中国版奢侈品;

② 供给侧,产业链条上原料、交易、生产、设计等各环节均在求新求变,大量机遇呼之欲出,如材料科技公司、小单供应链、新型纺织设备、服装设计SaaS平台等 。

文章已创建 96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