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修过程中,“水电、泥瓦、木、油”每个环节都要做好项目排期,同时与装修队斗智斗勇,谨防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反复返工等。
整个装修过程到处是坑:对外要跟装修公司和施工队斗智斗勇,对内要做足功课、事事亲为。你要应付的不是某一家公司,而是一条产业链上环环相扣的商家和供应商,装修到最后,许多年轻人的心态已经从“一定要如何如何”变成“差不多就行”。
装修就像是一场赌博,而第一次装修的年轻人就是赌桌上崭新的“韭菜”。从准备装修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踏上了一条满是坑的道路。
房子的水电环节也很重要,而茜茜就被电工坑惨了。对方一开始的报价是45元/平,结果后期嫌路远,让2个学徒过来干活,进度很慢不说,还要求去他指定的店铺买材料,并且以工序麻烦为由连续两次要求涨价,茜茜不得已重新找了电工。新的电工告诉她,之前的工人很多强弱电交叉处做了过桥,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后期电线有损坏,维修难度也非常大。
家装行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市场,为什么处处有坑?对于掏空钱包装修的年轻人来说,有没有避坑途径?互联网公司入局又能否改造行业?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位用户就遇到了类似情况。当时她的朋友介绍了一家装修公司,她自己在小区楼下找了一家老板同是小区业主的装修公司,结果两家给出的报价差额巨大熟人介绍的报价是15万左右,另一家是6万左右。其中报价高的公司给出的全屋暖气改造的价格是13500元,另外一家才3100多元。
排期很重要,麦子选择了“半包”模式进行装修,他举例,因为橱柜的制作周期长,而且橱柜的设计决定水电走向,所以第一个要看的就是橱柜,橱柜订完就要订门窗。同时装橱柜和门时要切割板材,灰尘特别大,所以装完才能铺地板、装灯。“一环扣一环,一旦一个环节没跟上,后边的环节就没法推进。”
装修公司报价的空间非常大,作为消费者感觉特别弱势。”上述用户称。“报价差距过大,也没有行业指导价格,可见这一行的价格有多不透明。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幸福的,但这也意味着,装修踩坑之路即将开始。可以说,当初拿到房本有多激动,准备装修时有多信心满满,开始装修后就有多崩溃。
甚至有些坑,装修过程中没能发现,在入住一年半载后才悄然浮现。正如一位刚刚经历过装修的用户所言,除非自己是搞装修的,否则肯定会被装修“搞”。
往年的“315晚会”中,乱象频出的家装行业是被重点关注的领域,某地产商的劣质精装修就曾被曝光。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即将到来,家装行业的坑似乎没有变少。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们也试图改造鱼龙混杂的传统家装市场,但始终没有触及核心痛点。
“装修就像月球,一个坑连着一个坑。”和脱口秀演员孟川说的一样,很多年轻人都有过一段装修血泪史。
对此,一位从业数十年的家装行业人士宋朗表示很常见。他告诉开菠萝财经,有的公司在报价时会漏掉几个容易忽略的项目,签完合同后在施工期间要求增加费用,比如窗套门套、墙面防水等;还有的公司用杂牌材料压低报价,如果用户后期想换大品牌,他们会用品牌旗下最次的产品,有些甚至是装修公司特供的低成本走量款,虽然也是大牌,但市面上买不到。
这不,春天到了,装修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装修踩坑”话题频上热搜,比如“女子找熟人装修,25万装成20年前的精简风”“男子吐槽花15万装修的婚房不如出租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