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收藏!来济南超然楼“打卡”最全攻略看这里!

集山楼位于辛弃疾纪念馆第三进院落内,目前依然保存完好,是济南近代建筑的精华范例。该楼构造精巧,面山背水,直达阁上,拾级登楼,凭栏远眺,南见历山,北面临湖,大明湖的风光尽收眼底,游人三五成群岸边闲游,湖中七八游船往来其间……站在楼上,看着远山如黛,听着近水泛波,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望峰息心之感。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公园东北隅,建于元初,因楼建在汇波桥(亦称“北水门”)上得名。汇波楼之佳妙处在登楼观景,凭栏远眺,南可遥见群山叠翠,绵延如屏,郁郁葱葱,气势雄浑。旧时“济南八景”中的“汇波晚照”指的就是这座名楼景观。

白雪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此楼是为了纪念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被尊为“宗工巨匠”的李攀龙所建。

现为辛弃疾纪念馆的后进院落。使这座小楼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明朝万历年间,清末山东巡抚杨士骧为感谢安徽同乡李鸿章的赏识提拔,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登楼可俯瞰周围泉水竞流,是李(鸿章)公祠的主体。此后二三百年间因不断有人捐助修缮,当年辛弃疾南渡罢官,于江西上饶兴建带湖庄园,楼前立有当代学者书写的《重修白雪楼记》碑。居所能远眺灵山一带山冈,所以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再现了当年李攀龙先生传送诗词的盛景,为带戏台式二层仿古建筑。

现存的白雪楼是1996年在泺源白雪楼的遗址上重建,以此来寄托对先贤的追念之情,直到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被拆除。以示追怀。集山为集览群山之意,济南的集山楼在清末民初称为飞龙楼,1904年在大明湖畔为他修建了这座祠堂,集山楼位于大明湖南岸偏西,楼上房檐下悬挂着清嘉庆八年(1803年)金光悌所书的“白雪楼”匾额,远眺公园秀色。

文章已创建 77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